為什么大便有血
健康|便血≠痔瘡,這幾種常見原因了解下,下面一起來看看本站小編光明網給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,希望對您有幫助
為什么大便有血1
民間有說法,十男九痔或十女十痔,這就是說痔瘡的發病率非常高,所以現在一出現便血,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痔瘡發作了!
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肛腸外科謝尚奎主任醫師介紹,引起便血的原因很多,常見的有以下幾種。
謝尚奎主任醫師門診時經常有患者因便血就醫
痔瘡知多D
特點:便后有點滴狀出血,或噴射性出血,血呈鮮紅色,一般不痛。
痔瘡是直腸下段黏膜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淤血、擴張和迂曲形成的靜脈團,以及隨之形成的黏膜凸起或肛緣皮贅。
痔瘡的發病率雖然高,但是大部分人都沒有癥狀,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痔瘡。有癥狀的約占一半左右。
痔瘡引起的出血,一般量比較少,通過飲食調理或藥物治療,可以明顯的改善癥狀。少數人人出血量會比較大,一次可能出血達50毫升,甚至會引起貧血,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話就需要手術治療。
痔瘡一般是不痛的,但是如果痔瘡出現了血栓或者是炎癥,則會引起疼痛。通過藥物治療,大部分在一周內可得到緩解。如果痔瘡引起了嵌頓,疼痛會非常劇烈,則需要緊急手術。
消化道系統的許多問題會引起便血
肛周膿腫是什么
特點:先痛后出血,血多為膿血,疼痛與是否排便無關。
肛周膿腫是發生于肛門、直腸周圍組織間隙的急性化膿感染。肛周膿腫繼續發展到慢性期則為肛瘺,所以說肛周膿腫實際上是肛瘺形成過程中的一個階段。
謝尚奎主任醫師介紹,肛周膿腫的典型癥狀是肛門部位持續疼痛數天,與是否排便無關,疼痛時甚至可能會伴有發熱,當膿腫潰破后,會流出膿血,流出膿血后,疼痛會一定程度減輕。
肛裂聽著很可怕
特點:排便時有少量鮮紅色血,并伴有劇烈疼痛。
肛裂是肛管皮膚全層的小潰瘍。通常在排便過程中,因糞便干燥,使肛裂創面受到刺激,導致出血和疼痛,出血量較少。
年輕女性和小孩更易患肛裂的原因是這部分人群的肛門比較小,而且他們的飲食習慣(吃的比較少,并愛吃零食)會使得他們更易出現便秘,大便干結。
肛裂患者在排便時會伴有少量鮮血,并伴有劇烈的疼痛。病情較輕的患者在排便后大約一兩個小時,這種劇烈的疼痛可以緩解。病情較重的患者,在排便后半天甚至大半天,疼痛都無法緩解。這使得很多患者對排便產生了心理恐懼,不敢去排便,使得便秘進一步加重,形成一種惡性循環。
部分藥物也會引起便血
藥物作用請注意
特點:排便時有鮮紅色血或暗紅色血。
常見人群:正在服用抗凝藥物或活血化瘀藥物的老人。
謝尚奎主任醫師介紹,藥物引起的血便在門診上也是非常多見的。很多老年人為了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藥物,會服用一些抗凝藥,比如阿司匹林,或者是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藥,如丹參。長期服用這類藥物是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的。如果出血的位置在肛門直腸部位,排便時會出現鮮血;如果出血的位置是在上消化道,則排便時會出現暗紅色的血便或者是黑便。
有經驗的醫生一般會讓這部分老年人停藥一周,如果便血癥狀消失,則說明就是藥物引起的便血。
結直腸癌發病率越來越高
結直腸癌最兇險
特點:排便時伴有鮮血或暗紅色血,還可能伴有排便習慣的改變。
結直腸癌直腸癌出血是由于腫瘤破潰引起的血管破裂出血,出血量一般較少,不會有噴射性出血的表現,出血為暗紅色,常與糞便混合在一起。
謝尚奎主任醫師介紹,在所有會引起便血的原因中,結直腸癌是最為兇險的。而且近年來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逐漸升高,發病的年齡越來越低。因此,只要是40歲以上的患者有便血癥狀,一般醫生都會建議他進行腸鏡檢查,排除結直腸癌,以免貽誤病情。
結直腸癌患者,除了可能會有便血的癥狀外,還會有大便習慣的改變,消瘦等癥狀。這里要提醒的是,有少部分結直腸患癌患者不會便血出血,癥狀僅僅會表現為肛門區的疼痛。
其他原因要查明
其他可能引起便血的常見原因還有結直腸炎、息肉,直腸血管瘤也可能引起便血,但比較少見。
特別提醒:排便時有出血,建議患者到醫院明確診斷。臨床上常通過肛門指診,肛門鏡、乙狀結腸鏡、電子腸鏡檢查,血常規、肝腎功能和凝血功能化驗、病理檢查等方法進行鑒別。
來源 | 羊城晚報、羊城派
作者 |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通訊員 簡文楊
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
為什么大便有血2
女性上廁所時,發現有血流出來,多是自家“大姨媽”造訪了。而男性上廁所,也有血流出來,不明原因的人,就會暗自恐慌,心情沉重。今天我們就來看看,男性上廁所,有血流出來,是什么原因。
為什么有些男性上廁所時,會流血呢?
一個很常見的原因,就是飲食不合理。大多數男性喜歡抽煙喝酒,吃得油膩性食物,刺激性食物有很多,反而是水喝得很少。腸道顯得干燥,大便也很硬,在排出時就會有阻礙,排便會費很大的力氣,難免會剮蹭都粘膜,有血液滲出,屁股的相關部位也會有少量血液殘留。一般持續時間不長,隨著飲食習慣恢復正常,大便變得通暢了,也就不會有血滲出來了。
也可能是肛門處有了小潰瘍,很多人在有了便秘后不當時,或者是經常拉肚子不在意,使得這里反復受到刺激、壓力,就會形成這樣的損傷。也有人是和精神方面的因素有關,好生氣、情緒過激,也會出現類似的問題。排出來的大便會有血色,顏色很紅,屁股上也會殘留血跡,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,即每次拉完大便后,都會有疼痛感。
一個在全年齡段都可能會發生的現象,則是長了痔瘡。它的出現和很多人排便習慣不規律,上廁所喜歡玩手機,以及年齡增長等都有著關系。一旦形成后,常常是讓人坐立不安,睡覺也不安生。上廁所時出血也與眾不同,多是在排便結束后,噴薄而出,飛濺馬桶。血液和糞便分界清晰,不會交合。若想要緩解,每天多活動,不能久坐久站,晚上堅持用溫水清洗屁股,最好是浸泡幾分鐘,有助于它的消散。
問題也可能是出在腸道上,大便經由腸道產生,血液也可能是從腸道帶出來的。這種情況下,多是和腸道中長了異物有著關系,異物體積增大,大便會變得細長,其表面也會附著有血液,顏色鮮紅。在排便過程中,會有較為明顯的疼痛感??赡苁沁z傳因素,也可能是自己的生活造成,或者是染上了一些細菌所致,個人衛生要注意。
除此以外,還有一個更不可忽視的原因,有人上廁所時流血,會是血液和大便相混合的,而且是通過大便上的粘液粘連,顏色表現出暗紅色、紅黑色等特殊顏色,可能是身體存在有了大的疾患了。此時大便可能會變得不正常,一段時間排不出來,一段時間又排出來,但是稀薄狀的,每次排便時肚子也會有疼痛感。就體形而言,也在莫名的消瘦。種種跡象加在一起,腸道內長出的東西也許不小了。
內在的健康,自己很難從外表判斷出來,這是大便等身體排泄物就成為了窺探健康的一種有效手段。血液是輸送身體養分的,并不會輕易流出來,更不會隨著大便一起流出來。如果男性上廁所時發現有血流出來,多是身體內有了損傷,不論大小,都應該關注。
為什么大便有血3
很多人不把便血當回事
特別是無痛性大便出血
由于沒有疼痛,又斷斷續續的
認為有可能是上火導致的
抹點藥就好了
但肛腸科醫生肯定的告訴你
有這種想法是錯誤的!
出現大便出血提示患者是身體某些肛腸疾病的征兆,這些疾病是有可能是惡性疾病的,經常的便血甚至經常的大量出血會導致患者出現貧血的癥狀。因此,對待便血患者朋友們需要提高警惕。從有無疼痛區分,可以分為無痛性便血和疼痛性便血兩種。
圖片來源:攝圖網
無疼性便血
01內痔
圖片來源:攝圖網
痔瘡是靜脈叢發生曲張形成的靜脈團,內痔是肛墊的結構、血管叢及動靜脈吻合發生的病理性改變,因此,內痔很有可能會出現便血的癥狀,便血的特點是排便時或便后有血,血色一般呈鮮紅色。
02直腸息肉
直腸息肉一般出血附著在大便表面,血色鮮紅,混著一般感覺不到痛感。
03直腸惡變
這種便血一般會混有黏液在大便的表面,常伴有大便次數多,下墜感,血色一般暗紅色,出血一般無明顯痛感。
疼痛性便血
01肛裂
圖片來源:攝圖網
比較常見的疼痛性便血疾病是肛裂,表現為排便時有明顯痛感,排便后有緩解,便血一般呈鮮紅色。
02肛管惡變
肛管惡變的患者晚期也會有疼痛和便血,可以發現有較硬的腫塊,早期可能無明顯痛感。
03外痔發炎
外痔發炎時也會出現便血,會伴有疼痛、墜脹感,排便后擦手紙時有少量便血。
04其他可引起便血的疾病
溫馨提示:
出現不明原因的排便習慣的改變,如腹瀉、便秘或大便變形、腹部不適、便血、腹部包塊、腹痛等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確診,排出腸道惡變的可能。對于有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的患者,建議重點進行癌前篩查,有息肉者應盡快切除并明確診斷。